|
梁山旅游前景好
|
|
发布日期:2011-10-17 |
|
|
“新水浒”正在全国各大卫视热播,“梁山好汉”“八百里水泊”一时间又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。自然而然,作为水浒故里的梁山县又“站在了聚光灯下”,而多年来一直不温不火的梁山旅游更是引来了众多支招者。
客观上讲,多年来,梁山旅游已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突破,最多时一天的游客量接近十万人次。但如不能从更深层次、更开阔的眼光来考量,其“不温不火”的状况恐难有大的改观。
就水浒文化之争,济宁市文化局原副局长陈岫明认为,既然水浒所涉及的地域并不只限梁山、郓城、阳谷、东平四地,这个四县只是集中涉及区。那么,所有相关地方就人就事挖掘旅游乃至更多的文化资源,这都无可厚非。关键的还是要充分尊重史实、地理现状与古代典籍,一就是一,二就是二,不要强行改变什么,就实开发才是真理。比如,梁山就重点开发梁山大寨,忠义堂;郓城就着眼宋江故里、黄泥冈;阳谷重在与武松相关的景阳冈、狮子楼;东平开发梁山诸将攻打东平府的内容。这样彼此相安无事、各谋发展,何乐而不为。
陈岫明建议由相关主管部门组织,对区域性的新项目开发进行系统的、具有前瞻性的评估和审核。通过专家团的鉴定和切合各地实际状况的考察,对关联性文化资源或区域性文化资源进行整体统筹规划。这样做不仅能够避免文化资源过度开发、重复开发造成的浪费,更能形成整体性的文化、旅游合力,实现聚合式营销的高质、高效。
陈岫明认为,梁山应该明确一个观点,即“创意”才是文化旅游的核心。一般旅游主要是从资源的角度出发寻找差异和特色,不管其挖掘过程是否考虑了市场需求和竞争关系,着眼点仍不能脱离资源。而文化旅游则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资源的束缚,能够综合各种因素,包括资源、环境、市场、社会背景等诸多方面的要素进行创造,梁山旅游大可充分调动起主观能动性,以获得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。
有关专家也建议,梁山旅游要想实现更大地突破,还应提高市场拓展能力,加大高铁沿线城市媒体宣传,组织旅行社、媒体踩线采风,推介旅游景区。同时,与曲阜、汶上等周边景区加强联合,共组产品、捆绑营销,与周边客源城市开展媒体、产品等资源互换。
|
|
|
|
|
|